close
[轉]     ~設計中的設計,讀後感~


[轉] 
  時間像什麼溝,擠擠還是有的,我很難相信自己在班車上完整了看完了一本書。瞭解朱鍔不是這本《設計中的設計》,但這本書的能讓中國人理解,朱鍔先生花了不少心血去翻譯。我只想寫我的一些理解,以作備忘。

一、作者強調了Re-design,重新設計。

  在強調重新設計的同時,作者還進一步指出設計具有時代性。如二戰後的日本,飯僅限於吃飯,而不在於吃好。但作者也認為概念很重要,品牌能夠代來很多東西。作者舉了一些生活用品上的重新設計,你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日本的設計,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裡我認為其實是用戶需求的深入挖掘,能夠把用戶深層次的心理需要發掘並運用到產品中,如:日本的那個茶包設計。

二、信息構建的思維模式應是多樣化的,是來源於生活的。

  作者認為,信息構建的時候,思維維度要多樣化,設計作品應觸及到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給用戶全方位的觸動。針對於互聯網產品來講,嗅覺和味覺可能難以實現。這裡非互聯網產品帶來的衝擊要大一些,比如真實的書和電子版的書,感覺就是不一樣。我所認為,有一些模式是可以引入互聯網產品中。像上次拍拍網進行的六一商品產品推廣,用舊時的記憶喚醒用戶兒時的記憶,這個項目的過程也是一種設計。再如前段的微軟研究院的微軟對聯,挖掘的也好,數據提取也不錯。當然,思維模式的多樣化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設計師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三、從無印良品的案例中,看到設計是要實用的。

  作者專門用一章列舉了無印良品的案例和自己對現有商業的一些看法。我想作者在說一句話,那就是:設計是要實用的,這樣就好。我同意前句,這樣就好可能在國內的環境下生存不了多久。中國人大多喜歡多功能的產品,單一的產品太貴且並不適用。當然這裡有很多問題,我也在尋找答案。

四、提出了老子的「從無到有」的一種哲學概念。

  作者探究了「無何有」的含義,或是說價值觀。作者認為設計應該給人一種感覺,一眼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用,但內涵卻很豐富。其實這種概念下的產品很多了,像我前日買的Nike斜挎包,有好多個亮點。雖然花了200多塊錢,但卻解決了我的很多問題。

  舉個小例子:有人喜歡把鑰匙串放在包裡,用的時候再翻出來,打開門後還要放回包裡去或有時候忘了就放在屋裡其它地方,到找的時候就非常不容易。但Nike的這個包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包包的蓋下面有一個層,層裡的拉鏈是可以不通過打開包蓋碰到的,我只需手深到包兒蓋下拉一下拉鏈,然後放在左側的鑰匙串就可以滑出來(這裡阿力可能會抱怨  ),不用解開鑰匙串就可以打開門(因為長度剛和合適),開了門後鑰匙串依然掛在包包上。第二天早上上班隨手關了門,順手拿鑰匙再保了一下門,最後再放到夾層裡,拉上拉鏈。這個設計很小,但有解決了兩點:一是鑰匙再也不會丟了,二是我永遠知道鑰匙串在包裡的某個位置,而不是到急用的時候在包裡找來找去。

  反觀一下Web設計,我想做的最好的可能還是Flickr,當你真正用的時候,才發現他可以做這麼多事,而且還很順手。

  《設計中的設計》也並不像某些網站吹的那麼好,他只是代來了一種理念,那就是設計來源於生活,構架設計需要挖掘用戶的深層次需要,真正給用戶使用,讓用戶在設計中感覺到產品存在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ly 的頭像
    NiCly

    nicly

    NiC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